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> 学团工作 >> 正文

上岸山大!他是机电学子杨发翔!

发布时间:2025/04/16 浏览量:

杨发翔,2021级自动化直本班学生,2022-2023学年曾担任学院机电产品创新实验室负责人,在2025年考研中初试成绩361分,最终被山东大学录取。

竞赛获奖情况:2022年11月,获智能汽车设计竞赛一等奖;2023年7月,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山东赛区一等奖;2023年8月,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一等奖;2024年5月,获蓝桥杯山东赛区一等奖;2024年6月,获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。

最初选择考研的动机是什么?

我热爱控制工程专业,想通过考研提升能力,解决复杂工程问题。

可否分享一下你的备考规划?

我从2024年3月开始复习。基础阶段(3月 - 7月中旬),构建了数学基础体系,完成了英语3轮词汇和语法学习;强化阶段(7月中旬 - 9月下旬),主要学习内容为数学题型归纳,英语突破阅读,专业课建立理论框架;冲刺阶段(9月下旬 - 考前)开始全科练真题,政治梳理知识,并定期进行模拟考试。

在备考过程中,你采用了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?

学习方法上,记单词边写边记,搭配墨墨背单词APP。数学、专业课通过拆解真题,吃透知识点和解题思路。如果出现厌学情绪,就用“5分钟启动法”,让自己先学起来。还可以用Forest APP种树,监督自己专注学习。

院校和专业选择对考研至关重要,请问你是如何确定报考目标的?

我首先基于对机器人控制的兴趣筛选出相关院校,接着对比自身专业基础和各校考试科目,重点研究了近年真题难度,随后通过查看目标院校的官网,了解其科研方向和就业资源,最后经过对自己能力的综合评估决定报考山东大学。

可否分享一些志愿填报的经验与技巧?

填报志愿,首先应该看专业实力,优先选学科评估B+以上的院校;接着对比近三年实际录取最低分(不是复试线);再选考自己擅长的专业课的院校,同时备选2 - 3所专业课相近的学校,方便后期调整。最后,一定仔细核对招生简章要求,以免报考资格不符。

给学弟学妹的话:

在备考路上,每位同学的情况各不相同,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自身实际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,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。


下一条:雷竞技Raybet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

关闭

Baidu
sogou